学生工作
学子风采
【学生工作】“岁寒送暖,志愿同行” ——韩院学子寒假志愿服务风采
作者:孙艺鸣 任思宇发布日期:2025-03-05点击数:

  在校园的喧嚣暂歇,寒假悄然而至的时候,韩院的同学并未选择慵懒度日,而是怀揣着热忱,奔赴一场场意义非凡的志愿服务活动。他们的身影穿梭在大街小巷、社区邻里,用行动诠释着奉献的力量,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他们别样的寒假志愿服务之旅。

22.1 卢倩

寒假期间,我怀着满腔热忱参与了爱心志愿者协会的公益活动,这段经历让我获益匪浅。作为急救知识宣传志愿者,我走上街头,向过往行人耐心讲解心肺复苏术的操作要领和AED的使用方法,看到大家从最初的陌生到逐渐掌握急救技能,我深感欣慰。正月十五,我又有幸参与了社区社火展演,在锣鼓喧天、龙腾狮舞的热闹氛围中,我不仅领略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,更感受到民间艺术的勃勃生机。

这段志愿服务经历,让我在沟通表达、团队协作等方面得到了显著提升。每当看到听众专注的眼神和会意的点头,每当与志愿者们默契配合完成一项项任务,我都深深体会到奉献带来的快乐与成就感。我愿以微薄之力,传递温暖,播撒希望,用实际行动诠释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。

23.1 刘睿霖


在模联会议组委会的双重角色中——既是外联运营的沟通桥梁,也是视觉呈现的创意工匠,我深刻体会到青年协作的“造物之力”。作为横跨十余所高校模联社团的联络中枢,我们通过上百封邮件和三十余次云端会议,将不同时区的齿轮严丝合缝地啮合;在为项目奔走的日日夜夜里,我们模联会议闪耀着青年外交"以器载道"的智慧光芒。

与星月为伴的创作时光令人难忘:凌晨三点的线上会议室里,外联组的政策解读与美工组的视觉叙事不断碰撞重构。我们用创意连接理念,用细节传递态度。这场实践让我领悟:真正的青年力量不在于站在聚光灯下的振臂高呼,而在于让每个标点符号都成为撬动认知的支点,让每处0.1毫米的误差都化作追求卓越的刻度——这或许就是属于Z世代的"创造性外交":用像素构建共识,以匠心重塑世界。


23.1 叶瀚

这次寒假投身“青少年陪伴辅导”社会实践活动,让我亲历了教育与成长的双向奔赴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与孩子们度过了许多难忘的时光,看到他们脸上绽放的笑容,我的内心也被温暖填满。辅导中,我尽力解答他们的疑惑,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,感受到了作为引导者的责任与意义。我意识到,一句简单的鼓励、一个温暖的拥抱,就能给予他们巨大的力量。

这场跨越寒冬的温暖对话,让我领悟到教育的真谛:不是单方面的知识传递,而是两代人灵魂的相互照亮。那些与孩子们相处中生根发芽的感动,终将成为我未来深耕教育公益的永恒路标。


23.2 李嘉欣

"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"寒假在社区社工站的实践,让我触摸到真实的中国社会图景。跟随社工走访特困家庭时,独居老人颤巍巍递来的热水,残障青年用脚趾绘画的坚持,都在解构我过往的认知。整理需求清单时发现,从米面粮油到康复辅具,政府的兜底保障正通过千万基层工作者的指尖落到实处。

在招聘会现场维持秩序时,我观察到返乡青年与本地企业的双向奔赴——机械厂的智能制造岗位吸引着技术人才回流,生态农场的直播岗位让年轻人用新思维反哺乡土。当贫困儿童攥着助学金羞涩微笑时,我忽然懂得这项政策背后是无数人构建的托举系统。这段实践将"社会责任"四字熔铸成具象的温暖。未来我将继续以躬身姿态,在社会这本大书中书写属于青年的一页。


24.3 郭璐莹

元宵节的教室化身为传统文化的魔法工坊。面对三十多双忽闪的眼睛,我以"嫦娥奔月"的故事叩开想象之门。在我的引导下,孩子们纷纷创造出天马行空的造型。那些曾容易分神的小脑袋,在亲手触摸传统技艺时竟爆发出惊人专注力,十七盏形态各异的灯笼见证着童真与文化的奇妙交融。

课堂的最后,当大连烟花秀的视频点亮屏幕,孩子们自发哼唱的"卖汤圆"童谣,让教室瞬间溢满中国节的香甜。这场跨越年龄的双向奔赴,让我读懂教育最美的模样:不是单方面的知识灌输,而是用文化火种点燃童心,让千年民俗在稚嫩手掌中焕发新生。


24.4 袁中月


寒假期间,我参加了图书馆整理志愿服务。在日常值守中,我逐渐熟悉了图书馆的日常运作和管理,对书籍的热爱更近一步。作为志愿者,每日推着三层高的流动书车穿梭在书架森林间,指尖掠过烫金书脊时总能触碰到时光的温度。图书馆的工作总是很繁忙,海量的书刊等待着“归乡”,但即使无暇翻开那些看似沉寂的书刊,也能在看客的翻书声中听见知识的呢喃细语。

三百小时的志愿服务中,我见证了纸质书在数字洪流的推动中焕发新:图书馆不仅是储存知识的仓库,更是丈量文明厚度的标尺,而我们每个志愿者,都是这段文明史诗的当代誊写人。


这个寒假,韩院同学们用志愿行动描绘出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,那些温暖的瞬间、真挚的付出,都成为了这个假期最珍贵的回忆。志愿服务之路,没有终点,相信在未来,他们会带着这份初心,继续在奉献的道路上前行,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来自大外韩院学子的爱与力量,期待下一次他们带来更多温暖与感动的故事 。

文字 | 志愿者同学 孙艺鸣 任思宇

图片 | 志愿者同学

一审 | 刘恩良

一校 | 黄文轩

审核 | 李仕贺

终审 | 关平



下一条:【文体活动】韩国语学院第十四届韩国文化节圆满落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