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胡翠月,女,教授,延边大学亚非语言文学专业博士,2012年起担任硕士生导师,现为亚非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。研究趣旨为:韩国语词汇学、中韩音韵对比、认知语言学、语言类型学、中韩翻译。主持国家级、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,在国内外高级别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,出版专著2部、译著5部,主编教材10余部,多篇资政建议被国家及省级政府采纳。
1. 科研立项
(1)2020年度国家社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:
《中国南方民族语言语序类型研究》(20WYYB004)
(2)2023年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:
数字经济新生态推动我省农业“三链同构”研究(2023lslybkt-041)
(3)2021年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:
“丹东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思路研究”(2021lslybkt-009)
(4)2019年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:
“有效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,进一步营造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的对策研究”(2019lslktyb-035)
(5)2015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:
“朝鲜语汉字音与古代汉语声韵之关系研究”(L15BYY019)
(6)2014年辽宁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一般项目:
“韩国汉字音与中国古汉语声韵之关系研究”(W2014194)
2. 科研成果
1)论文
(1)“识解视角下汉韩人体部位词转喻词汇对比研究”,《韩国语教育与研究》,2024.6
(2)“朝鲜语轻唇音‘ㅸ’的音值研究“,《东北师大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,2020.5
(3)“社会语言学视域下汉、韩新词语对比研究”,《昆明学院学报》,2020.2
(4)“神话作为影视素材的改编和运用研究”,《韩中人文学研究》2019.9
(5)“朝鲜语汉字词与汉语的差异之对比研究”,《朝鲜语文》,2019.8
(6)“韩国语前元音化的历时性研究”,《汉语史研究集刊》,2018.6
(7)“汉语对中国学生习得韩国语发音的负迁移”《昆明学院学报》,2015.9
(8)“韩国语固有语法对韩国语中四字成语用法的制约作用”,《扬州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》,2012.3
(9)“韩国语汉字音声母与中古汉语声母的对应关系”,《外语与外语教学》,2012.2
(10)“朝鲜语与汉语的单位名词对比研究”,《朝鲜语文》,2012.2
(11)“从历史的角度解析‘白衣民族’尚白的文化内涵”,《延边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,2012.2
(12)“关于中国留学政策对赴韩中国留学生规模变化影响的研究”,《韩中社会科学研究》,2012.1
(13)“韩国语四字成语的存在样相及作为外语的教育方案”,《韩中人文学研究》,2011.12
2)专著
(1)《韩国语新词的认知研究》,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,2025.9
(2)《韩国语构词研究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23.9.
3)译著
(1)《中国南方民族语言语序类型研究》,学古房,2025.6
(2)《中国语言学史》,巴蜀出版社,2015.1
(3)《脑胎教童话》,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,2013.10
(4)《2011国际景观设计获奖作品集锦》,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,2011.6
(5)《100学时韩国语1、3》,世界图书出版公司(北京)2008.4
4)教材
(1)《韩国语视听说教程1(第三版)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25.5
(2)《韩国观光文化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22.10
(3)《脚尖上的韩国》,外文出版社,2014.5
(4)《新标准商务韩国语进阶教程(基础篇)、(提高篇)》,外文出版社,2010.2
担任研究生课程:《韩国语发展史》《语言类型研究》